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简称AI)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智能的一种技术和应用领域。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。那么,人工智能最早由谁提出呢?
人工智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。1956年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、卡内基梅隆大学、IBM公司和其他机构联合举办了一次名为“达特茅斯会议”的学术会议,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开端。会议上,学者们首次提出了“人工智能”这个概念,他们认为,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,从而实现人工智能。
不过,早在20世纪初期,就有一位数学家和逻辑学家——图灵(Alan Turing)提出了一种称为图灵测试的方法,用于测试计算机是否具有人类智能。这种测试的原理是,让一名人类评判一台计算机和另一名人类的对话,如果评判者认为计算机的表现和真正的人类一样,那么计算机就通过了测试,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。
除此之外,20世纪40年代,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诺伯特·维纳(Norbert Wiener)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——控制论,这种理论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一。控制论认为,计算机可以通过模拟人类的神经系统和决策过程,实现人工智能。
总的来说,人工智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,而人工智能最早由谁提出的,可以认为是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,由多位学者共同提出的。